电话口译兴起于欧洲,随着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增进,国内电话口译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。顾名思义,电话口译就是通过电话进行的对话口译活动,一般会采用交替传译的方法,有时也会采用同声传译方法。这是一种非面对面的交流,所以电话口译的特征尤其鲜明。那么这种新型的口译方式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?今天,哈尔滨翻译公司就来给大家分析下。
不可否认,电话口译相对于现场口译来说是有一定的优势的:一、电话口译的成本比较低。不需要去雇佣专职译员,只需要和电话口译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合同即可。同时,省去了现场口译员的车旅及住宿饮食费用。二、效率高。直接电话传输,省去了寻找译员的过程,又避免了译员因为各种原因出现突发情况的事件。三、灵活便捷。译员的工作时间以及工作环境都可以自由安排,没有强制的约束与规定。
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的口译形势,在技术的实现上还是有一定的其缺点的:。首先,非言语信息的缺失。这是电话口译的缺点,由于缺乏面对面的交流,很多口译的内容是缺乏表情及情感色彩的,所以可能会影响到翻译内容的准确性。其次,对于突发性任务准备的不够。很多口译事件是具有突发性的,如果不能出现在现场,有充分的了解和熟悉环境的机会,口译的质量是很难得到保障的。最后,技术不到位。使用电话口译必须具有完善的通讯设备,一旦技术不达标或通讯设备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口译的失误,引起不必要的麻烦。
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里,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越来越好,不断的跻身于世界市场的领域当中去,金融翻译在这个方面的影响就显得相当大了。所谓金融指的是货币的发行、流通和回笼,贷款的发放和收回,存款的存入和提取以及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。
金融简单来说就是对现有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之后,实现价值与利润的等效流通。不论什么领域的翻译都是需要将源语言转换成目标语言的,当然对于原文形式上的处理也是需要恰当处理的。翻译可以分为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。直译指的是在翻译的时候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,包括用词、句子结构、比喻手段等。金融翻译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。
首先,一定要避免在专业上的误译、漏译。这是要注意的。做任何领域的翻译都不能够不懂装懂,不懂就要问,这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。在金融翻译领域的范畴内,如果仅仅是从词典的意义中去检索的话,很可能会造成误译的情况。轻则是闹笑话,重则有可能会带来经济上的巨大损失。
其次,要学会把握非常语境。在金融翻译的领域中,很多词义有着不一样的变化,会引申为特殊的含义。例如:acquire(获得,取得——常用意义),(购进,兼并——金融专业意义)。金融翻译的中还会谁涉及到很多类似这样的翻译,所以译员在做金融翻译工作的时候应更加需要注意。
最后,金融翻译中也会涉及到很多的专业术语,对于这类专业术语,应当坚持直译。金融的语体是比较正式的语体。它的正式性主要体现在金融术语的运用上。金融术语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,一种是金融特有的术语,它们仅出现在或者绝大多数情况下出现在金融语体当中。